作者| 燕大
这两天关注315比较多,导致我看到微软把更强大的GPT-4全面接入办公软件的时候,脑袋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竟然是这玩意能不能代替人工去腌老坛酸菜。
脑回路有点跳脱,但答案是肯定不能,起码现在还不能,不过如果真的牛批到一键指挥机器人去腌老坛酸菜,那或会比现在人工的要干净得多吧。
可以进行程序开发管理系统中进行全面优化,当然可以打造更优质的企业现代化发展新模式,会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网站维护,可以进行网站优化提升,同时可以24小时了解关于网站建设方面的一些信息,才能解决更多的发展难题。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进行全面突破,只有真正了解关于网站建设发展的终端力量,才能提到一个良好的社会化效果,对于企业来说很关键。而另一个答案也很明显,从四个月之前OpenAI发布ChatGPT,到现在更强大的GPT-4,然后宣布将GPT-4接入办公软件,无疑会使办公室里的大量基础工作被替代。
换句话说,必然得有一部分人得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去做“橄榄菜”。
微软发布把GPT-4接入办公软件,这东西能干什么?
GPT-4在ChatGPT亮相四个月之后突然发布,明确表示GPT-4的应对能力比ChatGPT更上一层楼。
就好比原来版本智商已经高达150,现在又出来个180的超级大脑。
但这次发布的GPT-4技术报告却没有训练数据、算力成本、硬件等技术细节,也就是不开源,据说是害怕竞争和担心安全。
微软祭出的办公软件王炸——Microsoft 365 Copilot,就是把GPT-4接入融和到office上。
比如,办公室里长干的就是根据材料和数据,写一篇项目规划、建议之类,GPT-4接入融和的word之后,就像下面动图(来源于网络)所示。
这生产力高的让打工人胆颤。
还有最讨厌最熬人最繁琐的各种数据分析,放到GPT-4接入的Excel之后,人工要用10个小时,它可能只要半小时。
网上类似演示的动图很多,比这些更复杂的工作在GPT-4接入之后也变的像傻瓜机一样,不论是精美的PPT还是难度极大的考试,都能轻松完成。
考虑到医疗器械公司服务的客户对象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客户,因此医疗器械公司非常有必要建立属于自己公司的网站,这样在后续如果客户需要合作或者是想要了解自己公司的话,可以通过网站了解一二。而且完成医疗器械网站建设以后,对于公司品牌形象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具体如果要进行医疗器械网站建设的话,需要多少钱呢?贵不贵呢?不得不感叹,科学技术的确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同市面上何止100个录屏工具啊,简直千千万万个好吧,这怎么可能防得住呢?直播就像沙特门将一样,不给敌人设限,而是要遇强更强,不满足于防止录屏软件就算了,而是把虚拟机这样的黑科技列为头号敌人,甚至把去虚拟化的虚拟机(类似于隐藏程序一样的虚拟机)也研究透了,终于找到了所有录屏工具的软肋,研发出一套原创、完全不能被翻越的防录屏检测技术,达到了防黑客级别,任何厉害的防录屏工具来攻击,就像阿根廷头号射手梅西一样,直播都能像沙特门将一样“一夫当关,梅西都不能开。”时也意味着不再需要那么多!
以前10个人才能完成的基础性工作,现在可能只要1个人,效率和成本显著提升,大量用不到的人力就要被淘汰到社会上去。
微软投下的这枚炸弹不亚于革了打工人的命。
现在毕业生相对工作岗位本就严重过剩,连打螺丝工厂都在嫌弃有心无力的80后,微软发布这种神器,无疑又会继续淘汰无数可替代的打工人。
以前有句话是用来讽刺的,“三千块的农民工不好找、三千块的大学生满地跑”。
这种情况早已经成为再正常不过的现象,随着老一辈劳动力逐渐减少,相对缺少的反而就是体力工作者、蓝领工作者。
最近“孔乙己的长衫”屡屡甚嚣尘上,读过书的在暗潮自己脱不掉孔乙己的那件长衫。
“读书就高人一等”的老观念根深蒂固,有的是拉不下来脸,有的总认为坐办公室哪怕天天被老板虐上千百遍也比工地搬砖、干蓝领的强。
其实这种观念本质是因为能吃饱饭了,而且不管怎么说,现代社会都是过去几千年从未有过的盛世,光是绝大部分人能吃饱穿暖就已经前无古人。
但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人在饥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可一旦吃饱了就有无数个烦恼。
微软放出的这个炸弹,会让无数打工人心生危机感,烦恼就只剩下一个,就是吃饭问题。
当吃饭问题和孔乙己的长衫碰撞,我想即使那件长衫再贵,也会毫不犹豫扒下来。
吃饱饭都成问题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科技大学员们通过学习教学视频、完成实操任务,掌握轻流的功能使用和无代码系统搭建的知识,并在营队的最后,搭建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系统。(优秀学员作品展示)01高手过招,谁能脱颖而出?在认真考评学员们的作品搭建情况后,本期训练营中共有1位学员获得A级,6位学员获得A级~此外,根据训练营的游戏积分制度,积极活跃的前三名小伙伴额外获得了积分奖品。跨步,产生阵痛,也会倒逼社会改变。
首当其冲的就是就业问题。
原来要10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以后可能只需要1个。
但就算剩下9个人卷到发光,如果社会上的岗位却只剩1个,怎么办?!
人口总量在高位,就业需求远大于岗位数量,这时候科技越发达、越能够大量替代人工,反而未必是什么好事!
科技进步,明面直接导致大量人工被替代,穿透看则是社会方方面面要被倒逼改变。
房价还在高位、生活成本一直增高,如果就业需求越来越得不到满足,那么这时候就得从制度上考虑解决生存问题。
直接给待业者补贴发钱、按个人情况灵活退休、三孩直接由国家补贴到十八岁,等等,总得做出实际改变。
又或者把资源在个人身上进行“转移支付”或者调剂,转移支付一般是国家给地方钱解决财政缺口,缩小各地收入差距;调剂例如养老金调剂,让富余省份上交多余养老金,调剂给到有缺口的省份。
类似方法是不是也可以用到“缺口”比较大的个人身上,都值得思考。
这并不是让人好吃懒做、躺平等死,而是当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其创造的生产力远超人力,大量人力被迫淘汰,那么就只能从制度上保障生活。
而且,不论是ChatGPT还是升级的GPT-4,几乎能解决所有应试问题,那么很多学历的价值也必然会缩水。
很多人觉得未来还远,其实这东西说来就来,就像新能源车逐渐渗透燃油车,一个特斯拉倒逼所有车企改变,不改变就得被淘汰。
这几年一直处在经济阵痛期,微软抛出这个影响所有办公场景的技术,极可能导致大量人力被替代,毕竟谁都想节省人力成本。
这同时也会放大经济下行阶段的阵痛,而且针对的还是脑力劳动者。
八九十年代前后这几代人又赶上了,打螺丝被嫌学历高,办公室基础工作还不断被替代。
苦读十数年,连工作都找不到,这尼玛找谁说理去,但想躺平也得先吃饱才有资格躺平。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离得还太远,那么有一点就可以十分确定,即内卷加剧!
僧越来越多、肉却越来越少,卷到极致,卷到发光,谁都不想被淘汰啊!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为防失联,请添加作者微信:
weixin-queen2019